风采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我校优秀辅导员 >> 正文
我校辅导员宋娜获“陕西高校十佳辅导员”荣誉称号
发布时间:2020-10-30     文章来源:     浏览:

正出新久久为功

--陕西师范大学辅导员宋娜事迹材料

宋娜,女,汉族,中共党员,2009年7月至2015年1月在理工科基础教学部担任本科生辅导员;2015年1月至今在音乐学院担任党委秘书兼团委书记、研究生辅导员,曾担任2009级、2011级、2014级6个大类专业750名本科生辅导员,现为2015级、2016级、2017级214名研究生辅导员。

(一)“爱生”:从读懂学生做起

如何从学生角色向辅导员角色转换,从自己的教育学专业向辅导物理类、化学类、地理类等理工科学生转换,让学生“喜欢”上辅导员,让辅导员变得“有价值”,是宋娜入职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为了能够尽快融入学生,熟悉“理工科”学生的特点,宋娜开始在所带学生班级中开展访谈,围绕“我供给”与“你需求”之间的碰撞开展;期间访谈了80余个宿舍,180余名免费师范生,在访谈调研的基础上,主持立项校级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问题研究》一项,反馈指导工作;同时,在访谈材料梳理的基础上,宋娜完成个人所带学生的第一本工作案例集,包含6大篇章,40个案例,5.7万字;并以此为契机,在部领导的指导下,策划设计了理工科基础教学部的《博雅信达·勤实敏毅--通识教育工作成果集》共计20余万字,27位老师参与,总结梳理了理工科基础教学部成立10年以来的学生教育管理典型做法与工作案例,并在2015年公开出版。

(二)“导航”:从创新平台抓手做起

从理科部的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再到研究生的党支部书记,9年的党支部书记工作,宋娜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党员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入脑入心?从2015年进入音乐学院开始,在总结理科部党建工作的基础上,她尝试从学生党员的“现实需求”与“利益诉求”入手,创建了“五微”党课学习模式,并开设“娜些话儿”微信平台,具体涵盖“微学习”、“微访谈”、“微调查”、“微志愿”与“微榜样”五个板块。 “微学习”:设计重点以“5w”故事为主,从“when、where、who、why、how”五个部分,图文并茂话党建;“微调查”与“微访谈”:从大数据、大走访的视角了解群体的认知分布;“微榜样”:挖掘身边的榜样,讲好榜样故事;“微志愿”:行动起来,服务社会。

“五微”党课,从15年第一次尝试运行,到2016年正式开始配合党校第16期培训同时展开,组织培训三期,共计培训学员244人,并开通微信公众号“娜些话儿”同步推送。期间,组织调查访谈六期,参与人数400余人,挖掘身边好故事20余个,组建“闪闪star服务队”赴吴中、靖边以及西安周边的学校、社区、街道、村落开展志愿服务慰问演出20余场,微信平台累计推文128篇,最高点击1090次,形成工作成果集5本,立项勤助实践创新项目1项。《“五微”党课》也作为我校基层党建的特色品牌成功立项;同时,宋娜作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所带研究生党支部工作案例获得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优秀案例(全国15项);成功立项基层党建研究课题《接受理论视域下艺术类研究生党员教育实效性调查研究》、《图文并茂话党建》两项,个人荣获优秀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

(三)“服务”:从推动综合素质提升做起

面对着1:200的师生比,优秀的学生总能把握好一切机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各种奖项尽揽囊中。如何带动更多的学生在大众教育的时代实现育大众的目标,宋娜提出建立“平民化特色班集体”,通过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分类指导,设计“班级进步奖”、“技术活动月”、“教师素质拓展月”等平台,以“我的班级我做主”全民参与的方式,主导创建特色班集体,并以此为导向,作为评选优秀班集体与先进个人的重要依据。在有效的班级管理下,四级通过率最高91.3%,荣获过8个优秀班集体,7个优秀团支部。为了帮助渴望提升专业素养与科研能力的学生们,宋娜设计了“1+2+3科研提升计划”:通过编印《本科生科研指导手册》,整合理科部原有资源 “三方学科体验平台”、“星期四seminar科研报告平台”、《格致录》汇编,组成“三位一体”的本科生研究性学习平台,实现体验·分享·互动的共享平台。期间,共有30余位学生登上科研分享的平台,所带的学生成功申报勤助科研项目40余项,国家级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7项,省级9项,校级11项;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获得省级铜奖1项,参与科研的学生人数占到学生总数的40%以上。宋娜也荣获我校首批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

(四)“专业”:从提升专业认同感做起

术业有专攻,音乐学院的研究生有着自己特有的风格与专业特点,对于党委秘书兼团委书记、研究生辅导员而言,如何融入?如何被接纳?进入到音乐学院,围绕“艺术生群体”需要什么样的平台,宋娜策划设计了“乐研途、乐知音、乐同行”三大板块的内容,开展分类指导。其一,“乐研途”:组织设计音乐学院首届“乐·研途音乐与舞蹈文化节”:涵盖五个板块,带领学生赴青海师大、青海民大、安康学院、陕西理工大学等开展校际交流,开设“研道知音”学生论坛五期,邀请知名专家到学院开讲等。其二,“乐知音”:策划“精音计划”培训班、“音乐学院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个人开设“娜样思考”、“因为有你”两个板块撰写文章20篇,与大家一起思考与进步;其三,“乐·同行”,2015年,组建闪闪star服务队”赴陕西靖边、宁夏吴忠以及西安周边地区开展各类演出20余场,在此基础上获批的学生处勤助创新实践项目《大学生艺术实践管理服务团队》也为后期进一步建立艺术类服务志愿者数据库与志愿服务认定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五)“提升”: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做起

在近九年的工作时间里,宋娜主动工作积极思考,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所有申报的课题研究皆来自于一线工作中的思考与困惑。先后主持了教育部辅导员专项课题1项,陕西省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课题1项,主持校级思政重点课题1项,组织校级党建项目2项,研究生教改项目1项;作为副主编,出版《博雅信达?勤实敏毅--通识教育成果集》一本,公开发表论文11篇,其中一篇论文获得第十一届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个人撰写的评论文章《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长宽高》在光明网、人民网上刊登转载;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获挑战杯省级铜奖,指导学生勤助科研项目2项。结合工作需要,编辑完成了《大学生科研指导手册》、《班级日常管理手册》、《奖助补贷实用手册》、《党支部工作手册》、《心灵方舟》五本工作手册。先后荣获了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团委书记、辅导员技能大赛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在近九年的时间里,在辅导员工作一线,宋娜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用自己的不断的探索、学习、创新与实践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